摘要:[目的]荔枝蒂蛀蟲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是荔枝龍眼上的主要害蟲,以幼蟲蛀果為害.本研究旨在明確荔枝蒂蛀蟲幼蟲齡數及不同溫度下各蟲態和各齡幼蟲的發育歷期,為該蟲發生規律、預測預報和防控技術研究提供基礎生物學數據.[方法]定期收集處于不同發育時期的荔枝蒂蛀蟲幼蟲,測量幼蟲頭殼寬度,對其進行頻次分析,Crosby指數驗證和曲線回歸分析,以確定幼蟲齡數.通過室內群體飼養的方法,測定了17 ~38℃區間8個溫度梯度下荔枝蒂蛀蟲各蟲態和各齡幼蟲的發育歷期,并采用線性日度模型對其發育速率與溫度的關系進行回歸分析.[結果]根據荔枝蒂蛀蟲幼蟲頭殼寬度頻次分布圖,其頭殼寬度的頻次分布可明顯分為5個區域,說明其幼蟲分5個齡期,符合Dyar定律.1-5齡幼蟲的頭殼寬度分別為:0.092~0.120,0.140 ~ 0.206, 0.217 ~0.319,0.356 ~0.523和0.582 ~0.728 mm.溫度對荔枝蒂蛀蟲卵、各齡幼蟲和蛹的發育歷期有明顯影響,其發育歷期均隨溫度的升高而縮短,其發育速率均與溫度呈顯著正相關,并符合線性回歸模型.在20 ~32℃,荔枝蒂蛀蟲可完成世代發育;在17℃時,該蟲只能發育至3齡幼蟲;在35℃時,蛹多不能羽化;在38℃時,卵多不能孵化.在20~32℃,其世代歷期為41.16~19.34 d,蛹期為12.74 ~5.38 d,而產卵前期為4.75 ~4.22 d,溫度對產卵前期無明顯影響.在20~35℃,荔枝蒂蛀蟲幼蟲可正常發育,其1齡幼蟲齡期為4.50~1.17 d,2齡幼蟲期為2.09~1.40 d,3齡幼蟲期為2.84~1.00 d,4齡幼蟲期為3.41~1.18 d,5齡幼蟲期為3.00~1.37 d,預蛹期為2.41 ~0.69 d.在17~35℃,荔枝蒂蛀蟲卵可正常孵化,其卵期為7.73 ~2.09 d.[結論]荔枝蒂蛀蟲幼蟲分5個齡期,不同于前人所報道的4個齡期.在20~32℃溫度范圍內,卵、各齡幼蟲和蛹的發育歷期均隨溫度升高而縮短.本研究結果有助于荔枝蒂蛀蟲預測預報方案的制定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