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2年8月13日,印度針對中國出口的工業用縫紉機針,啟動了全球第一起針對中國的特別保障措施調查.隨后,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相繼對中國紡織品實施特別保障措施,限制中國紡織品的出口,最近勢頭更加猛烈.日本、美國、歐盟、加拿大、韓國、印度等國家紛紛制定或修訂了相關的國內法,以備在必要時采取特別保障措施.近期,波蘭、巴西、哥倫比亞、阿根廷、南非等發展中國家也紛紛做出決定,對中國紡織品實施特別保障措施.專門針對中國產品的特別保障措施的頻繁實施,已越來越顯示出"團伙化"跡象,中國紡織品出口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本文就中國"入世"后遭遇的這個"阻擊手"--特別保障措施條款產生的背景、不公正性、對中國及實施國的危害性等問題進行研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