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1999 ~2010年55個樣本機場的相關數據,在運用SFA分別求解我國機場產業技術效率的基礎上,運用面板數據的隨機效應回歸模型分析了影響機場客運和貨郵技術效率的因素.結果表明:1999 ~2010年我國機場效率在不斷提升改進,不同等級、不同地區機場在不同發展時期的效率差異在減小,存在著低等級、欠發達地區的機場向高等級發達地區機場效率的追趕;但機場整體效率依舊沒有達到較高水平,存在區域差異、等級差異和不同經濟增長的區域差異,表現出了明顯的區域不平衡和結構不協調;所有制改革和放松管制對機場客貨效率的影響以及對不同等級不同地區機場效率的影響存在差異,所有制改革和公司治理優化對機場效率的改進貢獻明顯好于價格放松管制;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結構、機場技術水平、機場非航業務發展、機場市場競爭力和機場治理結構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對機場效率改進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機場后勤保障能力和機場等級變量并沒有表現出對機場效率提升的貢獻特征,1999 ~2010年期間機場整體效率增長幅度不大,說明機場效率的改進,其關鍵不在于機場規模的不斷擴大,而在于機場管理和服務水平的提升.因此,中國機場業的效率提高,需要在對自身客運和貨郵業務技術效率充分評價的基礎上,依據其影響因素的主次,有序實施相應措施.